雖然精油來自天然植物,但這並不代表對所有人都安全無害。精油是高度濃縮的化合物,含有活性成分,若體質不適合,可能引發皮膚敏感、呼吸困難,甚至對某些病症產生干擾。這也是為什麼在使用精油前,除了了解其功效,更要確認自己是否為不適用對象,避免好意變壞事。
本文將針對6大類族群深入說明其禁忌與建議:
一、孕婦與哺乳媽媽
原因與風險
●某些精油可能具有賀爾蒙干擾、刺激子宮收縮的作用,恐影響胎兒發育或導致流產風險。
●哺乳期使用精油也可能透過皮膚吸收或氣味影響嬰兒健康。

禁用精油
●快樂鼠尾草
●肉桂
●茴香
●薑
●迷迭香
建議
●孕婦在懷孕前三個月應避免使用任何精油。
●哺乳期建議採用低濃度、低揮發性的溫和精油,並避開胸口部位。
二、嬰幼兒與兒童
原因與風險
嬰幼兒的皮膚薄、代謝系統尚未健全,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中毒、呼吸抑制或過敏反應。

禁用精油
●薄荷:可能造成呼吸困難
●尤加利:高劑量恐影響中樞神經
●百里香、丁香等高刺激性精油
建議
●未滿6個月的嬰兒不建議使用任何精油
●1–6歲僅可使用低濃度(0.25–0.5%)的溫和精油,如薰衣草、洋甘菊 ●務必避免口鼻區域與直接塗抹
三、氣喘、過敏體質者
原因與風險
●嗆咳、氣促、鼻塞加重
●過敏性皮膚,例如:紅腫、癢疹
●呼吸道緊縮,甚至誘發氣喘發作
禁用精油
●尤加利、薄荷:雖常用於舒緩呼吸道,但反而對氣喘患者具刺激性
●肉桂、丁香、茶樹:屬於刺激性較強精油,對敏感體質者不建議直接使用
建議
●先進行「斑貼測試」與小範圍試用
●精油擴香時保持室內通風、不連續擴香超過30分鐘
●呼吸道疾病患者應先諮詢醫師或芳療師
四、癲癇、神經系統疾病患者
原因與風險
某些精油中的酮類化合物可能對神經系統產生過度刺激,對有癲癇病史或神經系統疾病者來說,是潛在風險。
禁用精油
●迷迭香
●茴香
●羅勒
●薄荷
建議
可考慮使用無刺激性、以芳香放鬆為主的精油,如薰衣草、甜橙,但仍須極低劑量並經專業評估。
五、肝腎功能不全、慢性病患者
原因與風險
精油透過皮膚吸收後,最終由肝臟與腎臟進行分解與排出。若肝腎功能較弱者,長期使用或高濃度使用,可能造成代謝負擔。
建議
●有肝病、腎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史者,應避免自行擴香、泡澡等長時間接觸方式
●僅建議在專業芳療指導下低濃度使用,或選擇非經皮吸收方式(如間歇性擴香)
六、術後恢復期或服藥者
原因與風險
●某些精油可能影響血壓、凝血功能,與抗凝血藥物(例如:阿斯匹靈Aspirin)發生干擾。
●與抗憂鬱藥、激素藥物等也可能交互作用

建議
●術前術後至少兩週內,避免使用刺激性精油
●若正在服用慢性處方藥,請先與醫師或藥師確認使用安全性
*延伸閱讀:精油為什麼要稀釋?新手必懂的安全使用原則